书评:《回荡的钟摆》
对这本书闻名已久,近来才有时间读。不夸张地说,第一辑读下来酣畅淋漓极其过瘾,作者对于某些东西的批判在我看来切中肯綮直指核心,而且借身份优势这些话作者说出来不会被 “捂嘴”,因此非常难得。在提振经济、强化创新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设想,比如放松监管,注重产权保护,制定框架而非当审核员等等。可惜,现在这艘大船在向着完全相反的方向驶去。
不过这本书在我看来也就前半本值得读,后半本不仅掺杂进了一些无聊的理论(理论有用,但确实无聊,而且也与本书宗旨不符),更有甚者,在作者一些讨论中涉及到“外行”的领域还有一些可笑的论调,而且在观念上越来越偏颇,下边几段来 “挑挑刺”。
如第二辑中谈“为什么中世纪的人们没有去发明机器呢”这个问题时,作者手里拿着“缺乏技术创新的制度性激励”这把锤子到处乱敲,什么话题都成了钉子。这个锤子是挺有用,但为了中心思想而中心思想,忽略了科技发展这个独立领域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外行气息十足。
又如第二辑中作者极力建议医疗全面市场化,理由是医疗产品跟食品一样,市场配置能给出比政府控制更好的结果。但忽略了这样两点事实:中国的食品市场背后是十八亿亩红线,显然属于政府控制而非市场配置的范畴;同时市场化了的欧美医疗行业并没有体现出显著的市场化特征,相反地,医疗集团和协会在这里充当了控制者的角色,让整个行业的竞争极不充分,“一致对外”地从民众手中攫取利益(遗憾的是中国也有这样的趋势)。
“用摄入热量和营养、寿命、生活便利以及生活享受的多样性衡量,当代中产阶级的绝对生活水准超过了传统社会中的帝王”,这句话十足可笑,我不想拿“专家”说事,但是作者这句话实在是太“专家”了,透着一股子琢磨数字把脑袋琢磨坏了的蠢蛋气息。
最后一辑学术方面还行,但是常识上充斥着意林风味,什么 “资本社会中上升通道永远存在”,“西方家庭中子女18岁就会被赶出家门” 这种令人无力吐槽的字句竟然会出现在这本书里,恍惚间让我怀疑我的时间到底花得值不值。
附录这一辑,常识啊常识啊小年先生!什么叫 “为什么古埃及的历史上三四千年这个社会没有任何改变?因为没有外部冲击,没有内部危机。” 埃及从古王国时代一直到近代一直是一片“热土”,走了波斯来了罗马,啥时候成了静态社会了。
总之吧这本书其实还是值得读的,但是也不能盲目,作者毕竟是经济学家,也毕竟只是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