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

台湾对我而言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无论是在电视新闻、影视作品还是各种教材中,台湾都是相当重要且敏感的一个话题,台湾的流行文化乃至很多俗语口癖都在大陆以各种形式流传。但是倘若深入到台湾的政治格局和近代历史,则很难在上述的各种渠道中系统地获得。这本书条理地,甚至于啰嗦地一一罗列了台湾这几十年来发生的大事小情,从中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立体和丰满的台湾。

本书读来很难沉浸,各种事件之间本就没有内禀逻辑,中断感十足,不过这也恰是本书的一个优点——可以作为碎片化阅读的绝佳素材。有时读到某些情节时都不由轻笑,感慨台湾果然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地人的所思所想还有各种场景真的太有即视感了,比如老师交代学生在应对教育部门检查时该怎么回答,又比如政治书中的某些固定表达,又比如戒严了三十多年之后开始解严等等。本以为台湾要比大陆早很多年开始在各种方面飞速发展,没想到两岸的发展节奏竟然这么类似,很难说是冤家路窄还是血浓于水了。

这本书挺适合在 “厕上枕上马上” 读,一来可以补充一下相关的知识,二来书中语言活泼轻快,也是打发时间的不错的选择。

阅读更多

书评:《海边的卡夫卡》

村上春树的一本很出名的书,在我的印象里是仅次于《挪威的森林》。看之前以为是对于作家卡夫卡的致敬,看后才明白书名来自一张画,书中最常出现 “卡夫卡” 的场景却是指代是主角田村卡夫卡,而这里的 “卡夫卡” 是捷克语中 “乌鸦” 的意思,也是文中用 “名叫乌鸦的少年” 来代指田村的原因。若说是第一印象,那么书中的某些场景和《挪威的森林》一样如绘春宫,这也是村上春树的老癖好了。全书看下来之后难免觉得有些摸不到要义,只是隐约感觉某些要素在文中多次呼应,似是想要表达些什么,比如 “记忆”、“时间的停滞”、“空间的移动”、“战争”、“入口” 等等。这些交错呼应的元素让这本书看起来有如看一部小众的文艺片,旺盛的表达欲藏在平静的对话和场景中,难以捉摸。但这书并不枯燥,很能够沉下心来慢慢读完。

本书剧情排布上和《穆斯林的葬礼》一样,奇偶章交错描写两条故事线和时间线,奇数章是主角田村卡夫卡离家出走的冒险历程,偶数章是老人中田君寻找 “入口” 的过程。田村和中田两位都经历了一场离家出走,两者通过一起杀人事件发生逻辑上的关联,最后又在甲村图书馆发生物理世界的交汇。少年卡夫卡的故事线现实且成长感十足,老人中田的故事线则魔幻荒诞,但是总感觉相较于少年的经历更加温馨。

卡夫卡在离家出走的路上 “杀掉” 了自己的父亲,又和姐姐樱花以及母亲佐伯交合,印证了父亲对于 “我” 的诅咒,但是也得到了大岛和佐伯的鼓励和祝福。在最后的森林深处,卡夫卡见到了不愿参与战争的两位士兵,见到了化身琼尼·沃克的父亲,见到了 15 岁的佐伯,也见到了现在的佐伯。卡夫卡本想沉浸在此地,最后却被佐伯唤醒,重新回到了现实中。

中田君是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人,说话带着奇怪的口癖,脑子不好使又文盲,但是他偏偏有一种让人愿意亲近的魔力,在一路西行寻找 “入口” 的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人愿意帮他。中田能够跟猫和石头对话,又能够召唤出来鱼雨、蚂蝗雨和雷暴,在杀掉虐猫者琼尼·沃克之后,中田在四国认识了热心的青年星野,一起找到了 “入口石” 打开了入口,开启了故事结束的篇章。

很多剧情分析和介绍都郑重地将剧中人物一一与军国主义时期的日本关联对应,我觉得这样反而让这本书变得无趣——当然我认为这些分析都很有道理——一部文艺片就应该有无数天马行空的解读,一个过于强大和自洽的解读扼杀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还挺有趣的书,虽然很难弄懂书中的线索,但在一遍遍回忆思索中筛出这些线索——即使难以勾连成完整的主题——也是乐事一件吧。

阅读更多

书评:《错把妻子当帽子》

这是看 B 站 UP 主 “芳斯塔芙” 的直播时被鬼谷安利的一本书,一本介绍神经病的书,这里的神经病是真的字面意义上的神经上的疾病。作者是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这本书是他列举的从医多年遇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 24 个病例。全书说实话并不是特别有趣,跟鬼谷的直播相比差远了,没有脉络和逻辑,完全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只是对于病情症状大加刻画,却几乎没有关于疾病原理的系统讨论——哪怕是科普等级的讨论也没有,因而看完之后是比较失望的。不过这二十多个病例确实能极大地拓展我对于神经病的认知,作为科普读物当然是及格的作品。

书中最有趣的也莫过于第一篇 “错把妻子当帽子”,文中的病人 “P 教授” 眼中看到的只是左脑分析出的几何图形的拼凑组合,却并不能通过右脑把它们组合成生活中的整体物品,也因此会把妻子当成帽子,把手套当成 “五个装东西的小袋子”,这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状态。文中还提到了 “P 教授” 在生病前后的画作从具象主义到抽象主义,最后演变成了由线条和斑点组合成的荒诞主义,要不是知道主角是音乐教授,我甚至怀疑这个 “P 教授” 就是 Picasso,进而怀疑是不是毕加索多少也有点这个病?或许已经是永远的谜题了。不过另一位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确实是有病的,文中提到他由于脑中的子弹碎片而 “每次他把头歪一边时,就可以听到音乐。他的脑袋中充满了旋律,而且每次都不一样,他在作曲时就拿这些旋律来当素材”。如果能把所有兼具创作激情和才能的人都深度检查一遍,说不定真的能找到一堆有脑部疾病的人呢。

文中还有很多有着特别症状的神经病患者,有的看起来荒诞至极,比如看不到 “左边” 的那位女士,有的却彷佛出现在过我们的生活中,却自然地被贴上 “多动症”、“紧张”、“痉挛” 等等标签而不深加理会,比如妥瑞氏症,写到这甚至感觉《乡村爱情》里的赵四似乎就是一位妥瑞氏症患者。这一系列的病症最终会让人开始思考这一个终极问题:我们的意识到底是什么?假如神经上的损伤或者异常能深切地影响人的意识、思维和记忆,那么意识本身似乎也更偏向于纯粹的宏观物理层面的存在了,但这只是随想,这本书并没有任何探讨,尼克·莱恩的《生命进化的跃升》中有一章是专门探讨意识的,是挺好的拓展读物。

如果是对于神经病人的各种 “诡异” 行为好奇,这本书是挺好的科普读物。不过要是对于疾病成因和原理有稍深入的求知欲的话,这本书并不能给你解答,我更推荐去看 UP 主 “城主鬼谷藏龙” 的直播录屏,那才是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正经看或者当游戏背景音都是完美的选择。

阅读更多

书评:《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讲宋朝和元朝的书有很多,但是着墨于金朝的书却是寥寥。金朝并不讨喜,一方面金朝从未占据过整个华夏,是一个在群雄争霸中的失败者,另一方面在所谓 “正统” 史观中金朝一直是负面形象,无论是在《射雕英雄传》还是在岳飞的故事中,金朝始终都是邪恶的侵略者。这本书虽然说是围城史,但也花了颇多笔墨介绍了金朝的兴起、发展和壮大,最后至于覆灭,管中窥豹,可以看出金朝是一个普通的王朝,普通到和中国历朝历代一样该有的元素它都有,无论是忠臣良将、才子佳人,还是腐败堕落、泣血悲剧,金朝一个不落。甚至于从十二世纪的中原人角度看来,金朝才似乎是中华正统,所谓宋朝也不过是屈居南蛮的撮尔小国而已。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围城史的专题研究,更是一部对于金朝 “祛魅” 的绝佳资料。

历史的轮回总是自带黑色幽默气质:北宋沉溺于悲婉羸弱、不思自强的气质中,被金朝所灭,金朝却又如北宋和后世的八旗一般,忘了骑马射箭,化作了另一个北宋;金朝和北宋联手灭辽,不过百年之后,金朝又被蒙古和南宋联手覆灭;不过数十年前,金朝时不时挥师北上 “灭丁”,给了成吉思汗版本的 “七大恨”,数十年后金朝官民看见蒙古的散兵游骑都吓得亡魂皆冒;百年前金朝围困东京,灭了北宋,百年后蒙古围困南京(金朝对于开封的称呼),为金朝的灭亡吹响了哀乐;宋朝有岳飞这般忠国之臣,金朝也有陈和尚和完颜承晖这样的倾危之士;徽钦二宗北上 “留学”,宣宗哀宗则南下 “打猎”……这种轮回甚至还可以续写到元朝和清朝身上,仍然妥当熨帖。

金朝国祚百余年,比元朝强点有限,比辽朝和宋朝则弗如远甚。金朝的灭亡在于内外交困:对外,北面赶上虎视眈眈的蒙古,南面对着百年深仇的南宋,西面还有个不安分的西夏;对内,无人才可用,无秩序可守,末代君主们骚操作不断,倾危之士又在三峰山一役中团灭。金朝的灭亡悲惨却又显得无聊,悲惨是因为君臣对对泣也难挽狂澜,无聊是因为金朝的灭亡实在是难以避免,很难有什么操作空间。金朝的国都一迁再迁,金朝的国土一缩再缩,金朝的气运一降再降,最终,金哀宗同后世崇祯一样,吊死在幽兰轩,而后在一把大火中化作焦尸,被宋元两国 “中分”。

说回到围城本身,这本书也相当专业地讲解了守城和围城的指导方针和施行细则,在 “攻城战” 这一专题上有着非常集中和深入的探讨。怎么修建城池,怎么制作攻城砲(投石机),怎么 “蚁附” 攀上城墙,怎么制定战备策略等等,这些话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当然这些话题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悲剧,苦难,因公肥私,乃至于 “人相食”。

攻城战已经是专属于历史的战争形态,不过却是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绵延最久的战争形态之一。攻城虽然是一个点,在历史尺度上只有胜利和失败,但是却往往反映出了一个面乃至于整个王朝,一切的准备和积淀汇聚在一座座城池上,整个王朝的气数也紧紧维系在这一座座城池中。乐毅连破齐国七十城,几亡田氏;默罕默德二世的乌尔班大炮轰开了君士坦丁堡,罗马灭亡;蔡州城破,金朝灭亡……攻城战往往就意味着国运之战,如本书最后所言 “城墙以外的远方发生的事件,往往决定着围城的命运”。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很值得一读。

阅读更多

书评:《鹿川有许多粪》

这是一本小说集,作者是韩国导演李沧东,之前看过他执导的《燃烧》。简单看了下李沧东的简介,发现这是一位长袖善舞成功跨界的文艺天才,先是自己写小说,后来又拍电影,在文学界和影视界都非常成功。这本书本身也兼具韩国文学作品和电影的特点:深切反映现实,但是又如蜻蜓点水,“嘶啦” 一声撕开伤疤,然后迅速转头以一副毫不相干的样子去看地上的蚂蚁。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受。

儒家文化圈真是不愧根上一家,中日韩这三国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 “伤痕”,也就有了各自专属的伤痕文学,素材可谓取之不尽。这本书围绕着韩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斗焕掌权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社会事件展开,围绕着不同的人物来从观察那个时代的一系列荒谬绝伦的奋起与镇压。这本书的名字选得也好,来自书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同名中短篇,也是我认为书中探讨最深入的一篇,其中的一句 “支撑这无数威风凛凛的高层公寓的地基,其实是一片巨大的垃圾堆积层,这个事实令人无比吃惊” 道出了作者的心声。

不过就整体上来讲,蜻蜓点水,撩完就跑,实在是有些寡淡之意。很惊讶为什么这本书能排到豆瓣 Top250,想要伤痕文学国内就有的是啊,哪个不是比这本书更深入呢?搞不懂。

全书文风上有些软绵绵,我印象里的日韩的作家普遍都有这个习惯,在场景的构建上喜欢用大段的对话和心理描写,用词不够 “狠”,使得有时候读起来甚至会失去连贯感。不过这种特有的含蓄意味也正是东亚文化中极为显著的一点,尽管有时候含蓄会僵化成为唠叨。

倘若一定要从这本小说集中选一篇小说来推荐,那我会推荐《鹿川有许多粪》,整本书算是平平常常,不过不失吧。

阅读更多

2022 年 11 月书单

书名 作者 作者国籍 出版社 类型 评分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玛琳娜·柳薇卡 英国 文学名著-外国文学 7.0
穷爸爸,富爸爸 罗伯特 T. 清崎 美国 经济金融-专题研究 6.5
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 德国 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学名著-外国文学 8.0
皮囊 蔡崇达 中国 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学名著-当代文学 8.5
灿烂千阳 卡勒德·胡赛尼 美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学名著-外国文学 9.0
枪炮、病菌与钢铁 : 人类社会的命运 贾雷德·戴蒙德 美国 上海译文出版社 社会科学-专题研究 9.5
两性关系 李银河 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专题研究 5.5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言归正传 中国 起点中文网 其他书籍-网络小说 9.9
飞行家 双雪涛 中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名著-当代文学 7.5

书评:《两性关系》

慕李银河之名而来,失望而归。本书就像一份硕士毕业论文,极其枯燥,充斥着大量报表式的数据,等于是把本属于附录的内容直接搬到了正文,在时间的洗刷下这过时的数据更是极大地拉低了整本书的质量。对于女性地位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发展的描述都是在各个话题上浅尝辄止,毫无深入挖掘的动作。通篇都是女性如何如何了,而没有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讲为什么会这样,只是一味罗列数据和引用别人的话。快速地略读完了,没有必要再读一遍。

阅读更多

书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本以为是一本大刀阔斧描写乌克兰和苏联在那个时代的恩怨情仇,没想到实际上主线就是一个糟老头欲续弦被骗婚的故事。乌克兰从苏联成立以来的一系列历史则以对话的形式穿插在剧情之中。

在书的前半部分主要以娜杰日达和薇拉以及父亲三方的交锋为主,两个女儿自小就有矛盾,两者又都与父亲在续弦的问题上有矛盾。父亲在这个阶段中表现出来的愚蠢昏庸和刚愎自用让人痛恨不已,以至于两个女儿都从对立转为了合作,一同反对瓦伦蒂娜与父亲结婚。在后半部分父亲终于如愿以偿,而这才是矛盾爆发的起点,瓦伦蒂娜的不断作妖和对父亲的 PUA 让女儿阵线把目标放在了离婚上。费尽千辛终于赶走了瓦伦蒂娜,父亲也在养老院开始了新的生活。

文中的角色并不多,剧情始终围绕着父亲、瓦伦蒂娜和两个女儿开展。父亲已经老眼昏花,失去了所有的分辨力,昏庸软弱,刚愎自用,对亲人不够好,对坏人却又狠不起心肠,发觉自身的错误之后又百般推卸。而在另一面,父亲毫无疑问是一名出色且热忱的工程师,尤其对于拖拉机有着极高的热情,书中的一条线索就是父亲的与本书同名的一本书的写作进度。瓦伦蒂娜是一名年轻漂亮但是心肠歹毒的人,想要和父亲结婚来骗取财产和英国身份,总是刻薄,时而歇斯底里,是剧情的主要推动者。两名女儿各有特色,娜杰日达,也就是 “我” 自小叛逆,但是在成年且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隐藏起了这一切,在记忆中把自己美化成了一个顺从的孩子;姐姐薇拉同样叛逆,且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与父亲一直有着明面上的各种冲突。早已去世多年的母亲总是在各种对话和场合中出现,与其他人不同,从没有任何人说过母亲的不是,母亲是这个家精神上的纽带。本书也是在对父亲母亲早年的描写中带出时代背景和发展的。

这是一部很容易沉心读下去的小说,书中并没有背负时代那种沉重感,所有世界大事都是寥寥数语带过,主要笔墨都放在了剧情的描写和推动上,对于人物的刻画至少在父亲和瓦伦蒂娜上非常到位。是一本挺适合在闲暇时间读的书。

阅读更多

书评:《悉达多》

全文风格如佛经一般,晦涩又圆融,文法晦涩,文风圆融,译者姜乙译得极好。虽然只有短短一百多页,但是这本书却读了大半个下午才读完,这种沉静的叙事风格能让人深深进入书中,不觉外部时间流逝。由于哲学素养的匮乏,我大概不能体悟书中的全意,不过即使如此也是能有极佳的阅读体验的。

婆罗门青年悉达多为追寻本我阿特曼,如释迦牟尼一样毅然离家当了沙门,而后遇到了世尊释迦牟尼,却弃其道而去,继续追寻。在遇到了妓女伽摩罗之后决心向其学习欢爱之道,其间跟随大商人伽摩施尔弥经商,有了钱财之后终于能一亲伽摩罗芳泽。悉达多最初是带着沙门的高高在上和对在苦谛中挣扎的世人的不屑而游戏人生的,但是不知不觉间也堕落在腐朽淫奢的生活中。多年以后悉达多如梦初醒,逃离了凡俗,重新走上了追寻之路,最终在船夫瓦稣迪瓦身旁找到了安宁。书的最后,悉达多在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儿子,以及经历了儿子的恨而出走之后,终于体悟了阿特曼,开始放下追寻本身,转而去爱世间万物,爱世人,爱一切愚昧荒蛮,而从精神上成为了佛陀。

最近也在读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其中对于启蒙运动前后人们思想的转变有着极其精到的划分,倒也可以与本书中透射出的哲学意味相互印证。在悉达多追寻阿特曼的过程中经历的种种思想和学说都有种浓浓的天命论,一切行为模式都建立在既有的经验和表象之上,要忍受并体察自身经历的苦谛,由于激素的改变而引发的思想转变则被解释成为顿悟。这一切都有着启蒙运动之前的社会特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道恒常,那么既然今天是昨天的重复,那么对表象的分析和解读也自然就是不啻为剖析本质了。

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尤其是在心浮气躁的时候。

阅读更多

书评:《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应该已经是第四次看这本书了。最近一段时间在公交车上或者零散的闲暇时间就都看这本书,时间就总是过得很快。在网络小说这个领域,我也勉强算是个书虫了,这本书是我时至今日看过的无论是剧情立意还是文笔风格都极其稳定和优秀的小说。如果只能推荐一本网络小说,那么我必然推荐这本。

从书名和前几章的叙事来看,或许言归正传本是想以小师妹蓝灵娥当第一人称,不过随即就自然地转向李长寿为主角了。洪荒背景,核心事件有盘古开天,龙凤大战,巫妖大战,人族伐天,杨戬救母,哪吒闹海,封神榜,西游记。主角李长寿在前期成长时谨小慎微,稳健至极,不过也在道祖鸿钧的暗中助力下快速成长。其间结识了神话传说中的各种性格各异的人物,有最大的欲望就是睡觉·圣人之下最强者玄都大法师,有急公好义又充满搞笑气质的赵公明,有温柔婉约善解人意的云霄仙子,有心念苍生又有些小心眼的玉帝昊天,有擅长阴阳怪气的太乙真人,有真·洪荒最大算计者·从始至终的赢家太清老子,胸有城府一眼十数个元会的玉清元始天尊,又豪迈又好面的上清通天教主等等。

书中在剧情设置上构造精巧,铺垫从容,让所有本不相关的神话故事自然地被李长寿串联在一起,读到一些神转折的桥段时总是暗叹不已,比如李长寿对玉帝胡诌了一个名字时,把 “长寿” 换成了 “长庚”,许久之后才发觉李长庚就是太白金星,之后他也就自然地扮演了这一角色;又比如李长寿和西方教的金蝉子互相算计时为了恶心他故意放出谣言,说是吃了金蝉子能立地金仙,长生不老,这一传说直接应到了金蝉子的后世唐僧身上;又比如李长寿在炼制纸道人分身时,放入了一颗丹药来充当灵力来源,差点直接发明了金丹道——洪荒彼时还是元神道;诸如此类等等。

李长寿虽然是穿越者,不过剧情和他的身份并无什么关系,反倒是穿越者这个身份让言归正传玩现代梗玩得飞起。书中最长的一条主线就是李长寿的前辈 “浪前辈”,远古和上古诸多大事背后都有浪前辈的影子,剧情也在追寻这些事迹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展开。书中的每一个大的剧情部分都非常精彩,无论是算计还是斗法,无论是搞笑还是严肃,都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总是让人想快点看完又不舍得看完。这本书看完之后没有其他小说看完后的那种空虚和寥落,只有一种淡淡的满足感,盘算着什么时候开始看下一遍比较合适。

这是一本好书,也是一本基本上注定每年都要看一遍的书。

阅读更多